宋徽宗獨一無二的天骨鶴體草書,筆筆能通神,看后令人精神一振!很多人都聽說過瘦金體,并且認為這種字體很漂亮,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,宋徽宗在自己18歲的時候,就已經(jīng)將瘦金體的技法完備了起來,也就是在這一年,他寫下了著名的瘦金體楷書千字文,如果藏于上海市博物館。然而,這也并不是這位天才少年的所有成就,他在40歲的時候,更是將這種瘦金體寫到了一種全新高度,創(chuàng)造出了天骨鶴體,并且將這種寫法應(yīng)用到了草書當(dāng)中,在他40歲生日這天,他猶如神仙附體一般,寫出了著名的天骨鶴體草書千字文。

這是鋼筆字帖,楷書當(dāng)中的瘦金體,瘦金體是宋徽宗(趙佶,1082~1135年)創(chuàng)造的書法字體,亦稱“瘦金書”或“瘦筋體”,也有“瘦金體鶴體”的雅稱,是楷書的一種。他早年學(xué)薛稷,黃庭堅,參以褚遂良諸家,出以挺瘦秀潤,融會貫通,變化二薛(薛稷,薛曜),形成自己的風(fēng)格,號“瘦金體”。其特點是瘦直挺拔,橫畫收筆帶鉤,豎劃收筆帶點,撇如匕首,捺如切刀,豎鉤細長;有些聯(lián)筆字象游絲行空,已近行書。

現(xiàn)代美術(shù)字體中的“仿宋體”即模仿瘦金體神韻而創(chuàng)。特點瘦金書的運筆飄忽快捷,筆跡瘦勁,至瘦而不失其肉,轉(zhuǎn)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,露鋒等運轉(zhuǎn)提頓的痕跡,是一種風(fēng)格相當(dāng)獨特的字體。此書體以形象論,本應(yīng)為“瘦筋體”。以“金”易“筋”,是對御書的尊重。傳世作品宋徽宗流傳下來的瘦金體作品很多,比較有名的有《楷書千字文》、《秾芳詩》等。

瘦金體的字初看很好看,但看時間長了就會視覺疲勞,因為它非常接近印刷體,就象龐體,二章一樣,和模子里刻出來的類似,練到極致很難出自己的風(fēng)格。如果不想青出于藍的話,可以練這個體,不必講究太多,只要系統(tǒng)學(xué)習(xí)一下它的特點(其實就一個特點:頓筆),然后大量的臨摹即可達到逼真的地步。如果你真想練“書法”,有太多名家可以借鑒??瑫梢詫W(xué)米芾,董其昌,蘇東坡,趙孟頫,行書王羲之,這些人用你一生的時間都未必能學(xué)到他們七八成。

然后如果是初練的話,光像圖一寫那么幾行可能是不夠的,所以建議用圖二,然后自己買田字格照著每個筆畫的位置練。最后個人不怎么喜歡楷書千字文,它是宋徽宗二十歲左右的作品,總覺得這個瘦金不太成熟,你可以再找找徽宗的其他作品,像他四十多歲時的作品,真的覺得比楷書千字文漂亮很多。
3、求瘦金體硬筆書法字帖!希望你喜歡。純粹的瘦金體硬筆書法字帖,沒有見過,現(xiàn)在,練瘦金體而且有名的,今本沒有聽說過。不妨買一本瘦金體的《千字文》(宋徽宗的墨跡),1000個字,夠練一陣子了,到卓越網(wǎng)、淘寶網(wǎng)上會找得到。要很有興趣,練字沒有什麼難的,從你喜歡瘦金體說明你對硬筆書法還是比較來電的,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獨創(chuàng)的,建議你直接臨習(xí)他的古帖,可以去淘寶淘實物,便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