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素懷素(737-799年),俗姓錢,字藏真,唐代書法家。以狂草名世,史稱草圣,與張旭齊名,合稱顛張狂素,懷素草書,筆法瘦勁,飛動自然,如驟雨旋風(fēng),隨于萬變,書法率意顛逸,千變?nèi)f化,法度具備。傳世書法作品有自敘帖小草千字文紙本苦筍帖圣母帖論書帖諸帖。

張旭,中國唐朝中期知名書法家。曾任常熟縣尉、金吾長史。張旭的書法,以草書成就最高,史稱“草圣”,傳世書跡有《肚痛帖》、《古詩四帖》等。詩以七絕見長,被列為飲中八仙之一。我國的書法有很多種,楷書、行書、草書是我們比較常寫的幾種。下面就來說說草圣是指哪位書法家。詳細(xì)內(nèi)容01張旭,唐代書法家。生于唐上元三年(675年),卒于玄宗天寶九年(750年),初仕為常熟尉,后官至金吾長史,人稱“張長史”。

陸氏世代以書傳業(yè),有稱于史。張旭為人灑脫不羈,豁達(dá)大度,卓爾不群,才華橫溢,學(xué)識淵博。與李白、賀知章相友善,杜甫將他三人列入“飲中八仙”。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,因他常喝得大醉,就呼叫狂走,然后落筆成書,甚至以頭發(fā)蘸墨書寫,故又有“張顛”的雅稱。后懷素繼承和發(fā)展了其筆法,也以草書得名,并稱“顛張醉素”。張旭性格豪放,嗜好飲酒,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,然后回到桌前,提筆落墨,一揮而就。
2、草圣是誰?草圣指的是唐朝書法家張旭。張旭(685年?759年?),字伯高,一字季明,蘇州吳縣(今江蘇蘇州)人,唐代書法家,擅長草書,喜歡飲酒,世稱“張顛”,與懷素并稱“顛張醉素”,與賀知章、張若虛、包融并稱“吳中四士”,又與賀知章等人并稱“飲中八仙”,其草書則與李白的詩歌、裴旻的劍舞并稱“三絕”,張旭出生于一個門第不低的家庭,曾向堂舅陸彥遠(yuǎn)學(xué)習(xí)書法,學(xué)有所成后為吳道子、顏真卿等欽慕;年長后通過應(yīng)舉或薦舉、征辟而入仕,釋褐為常熟縣尉;先后任左率府長史、金吾長史,因而被世人稱為“張長史”;大約在乾元二年(759年)逝世,享年大約七十五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