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伯伯,張會長,劉會長,在吳院長的邀請下到我們工作室現(xiàn)場揮毫潑墨,草書隸書行楷,風格迥異各具風采,特別是王伯伯的一氣呵成的沁園春詩詞,展示出了充滿紅色精神內涵的書法作品,他們揮灑自如的創(chuàng)作、精湛的書法技藝和美輪美奐的書法作品,展示出了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以及祖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有志者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關終屬楚;苦心人天不負,臥薪嘗膽,三千越甲可吞吳。這幅大家很喜歡的名聯(lián),都以為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的原創(chuàng),連篇累牘的引用都說成是蒲松齡的書齋聯(lián)、書案鎮(zhèn)紙勵志聯(lián),令人深信不疑。究竟誰是這幅著名的膾炙人口的對聯(lián)的作者呢?《山西日報》(2004082305:41:59)“喻世明言”其中錄“題書齋聯(lián)有志者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關終屬楚;苦心人天不負,臥薪嘗膽,三千越甲可吞吳。

〔解說〕此聯(lián)在民間廣為流傳,影響甚大,傳說作者亦甚多,一說為金正希作,一說為蒲松齡題鎮(zhèn)紙銘聯(lián)。清人鄧文濱《醒睡錄》筆記,作者為明人胡寄垣,今從此說。此聯(lián)引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,說明篤志的重要性?!边@里雖存誰是作者疑問,但也明確作者為明代胡寄垣。金正希,即金聲,崇幀初成進士。清兵南下,率眾拒險抗清,恢復了安徽的寧國等縣,不久清兵大至,戰(zhàn)敗被捉,于弘光元年(1645)被害。

1、陳繹曾學識優(yōu)博,精敏異常,諸經(jīng)注疏,多能背誦,文詞汪洋浩博。真、草、篆、隸俱通習之,各得其法。分撰《遼史》。著有《書法本象翰林要訣》、《文筌譜論》、《古今文式》、《科舉文階》等。2、張旭書法,始化于張芝、二王一路,以草書成就最高。他自己以繼承“二王”傳統(tǒng)為自豪,字字有法,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,創(chuàng)造出瀟灑磊落,變幻莫測的狂草來,其狀驚世駭俗。
王守仁將心學融入書法,豐富了中國的書法理論。工書法,流傳作品有《七言絕句》、《七言律詩》等,4、宋克擅長楷書、草書,尤精工章草,為當時第一。他的章草,延續(xù)趙孟頫、鄧文原的風格又有所發(fā)展,融入了今草和行書的寫法,更加流利、矯健,5、王羲之王羲之的《蘭亭集序》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,被譽作“天下第一行書”。王兼善隸、草、楷、行各體,精研體勢,心摹手追,廣采眾長,備精諸體,冶于一爐,擺脫了漢魏筆風,自成一家,影響深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