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期:清光緒皇后:葉赫納拉靜芬。慈禧太后的內(nèi)侄女,含胸駝背,臉長禿額,身體單薄,因為取得適位是靠慈禧太后撐腰,她和光緒帝的關系很不好,光緒帝死后,靜芬被尊為隆?;蚀蠛?,她喜歡寫草書,寫得還很不錯。自古女人學草書的不多,更何況是皇后,這在書法史上較為罕見,后來有人把隆裕說成是一個大奸大惡的人,實際上,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之間,靜芬只不過是一個犧牲品。

因為這件事情,她一直郁郁寡歡,痛恨大清江山葬送在自己手中。在郁悶中走完了一生。為啥不開開心心?男人死了,婆婆也不在了,江山社稷都拱手相讓了,自己清清靜靜做個太后不行嗎?有數(shù)不盡的文房四寶,也有穿不完的綾羅綢緞也有吃不盡山珍海味,就是一個故宮,打開做個博物館也可以養(yǎng)活全家,大家在一起團團圓圓多好?難道要刀妃革命,把自己身家性命搭上?

楷書,隸書,行書,草書主要區(qū)別是字形和書寫筆畫順序不同。字形楷書也叫正楷、真書、正書。從隸書逐漸演變而來,更趨簡化,橫平豎直。形體方正,筆畫平直。楷書的特點在于規(guī)矩整齊,是字體中的楷模,所以稱為楷書,一直沿用至今長盛不衰。隸書,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,字形略微寬扁,橫畫長而直豎畫短,呈長方形狀,講究蠶頭雁尾、一波三折。

行是行走的意思,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,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。實質(zhì)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??ǘ嘤诓莘ǖ慕行锌?,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。草書特點是結(jié)構(gòu)簡省、筆畫連綿,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。有章草、今草、狂草之分。在狂亂中覺得優(yōu)美。書寫筆畫順序草書書寫筆畫順序自成章法,與其它字體書寫筆畫順序不同??瑫`書,其書寫筆畫順序與現(xiàn)今相似:先左后右、先上后下、先里后外。

以上為“后”的行書寫法。行書是一種書法統(tǒng)稱,分為行草和行楷兩種,主要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而產(chǎn)生的,它不像草書那么潦草,又不像楷書那么端正。平時行楷比較常用,行草則是藝術性高而實用性不足。我個人的看法是,楷書體現(xiàn)的是一種端莊的美,而行書則體現(xiàn)了一種靈動的美。行書主要運用了連筆的技巧,將一些筆畫合理地結(jié)合起來,用一些連絲帶著,不僅加快了速度,更展現(xiàn)出一種別樣的風味。
3、草書之后是什么書草書之后是天書。草書難認,天書更難識,edtobefriendsw。草書是在楷書后,為了提高書寫速度,創(chuàng)造出的一種書法,是用草書規(guī)范寫的”簡體字“(簡化字多是從草書來),草書是從書法藝術講,不是書體。論書體,楷書、行書和草書后,手寫的書法就只有個人書法風格藝術特征了(如瘦金體,其實也是書法風格創(chuàng)新的一種書法藝術),書體上沒有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