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展示舊藏春花香小茶杯一件。當(dāng)時遇到此杯,喜歡的是杯上所書的三個字,三字行草并施,春、香兩字為行書,花字為草書,在弧形的瓷面上書寫需要特殊技巧,書者能中鋒圓筆,揮灑自如。給人以靈動飄逸,宛若天成之感,可見當(dāng)時書寫的過程是件非常愉悅的事情,尤其花字,像極了爬蔓類的小花,在和煦的春風(fēng)中俏皮地蕩著秋千值新春之際,呈各位師友共鑒雅。

春字的篆書寫法如下圖所示:春組詞有:春日、春色、新春、開春、春筍、春聯(lián)、春朝、青春、春游、春秋等。一、春色[chūnsè]1、春天的景色。2、指臉上呈現(xiàn)的喜色或酒后臉上泛起的紅色?!端疂G傳》第七二回:“宋江與柴進四人,微飲三杯,少添春色。”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選優(yōu)》:“看他粉面發(fā)紅,像是靦腆;賞他一柄桃花宮扇,遮掩春色。

《書影》卷八引清·葛一龍《客中立春》詩:“四日新年一日春,新春還是舊年人?!北摹都男∽x者》二二:“等到年終時節(jié),我擬請他到中國一行,代我賀我母親新春之喜。”三、開春[kāichūn]春天開始;進入春天(一般指農(nóng)歷正月或立春前后)?!度嗣袢請蟆?991.4.8:“在我們洞庭水鄉(xiāng),當(dāng)春天剛剛伸出她的觸須時,鄉(xiāng)親們就說:‘開春了。

春的行書寫法:首橫露鋒入筆,抗肩,左輕右重;第二橫略輕,略短,位置偏左,抗肩角度一致;第三橫略長,起筆左探,角度略方,抗肩與上面兩橫平行,且間距相等。豎撇舒展有力,起筆稍高,稍重,從首橫中部穿過,然后向左下方漸輕行筆,注意弧度,過第三橫后稍彎快速撇出,力達撇尖;捺筆從第三橫里面起筆,與撇筆對稱而行,捺腳稍重,捺角略高于撇尖。
左豎位于豎撇與第三橫相交點下方稍偏左處起筆,不要寫重,稍左斜;橫折折筆處肩角不明顯,右豎筆稍重,稍長,到位后回鋒蓄勢作挑鉤收筆,出鉤勿大;中間小橫虛接左豎,勿重,抗肩圓收;底橫從左豎里面實接起筆,等距,與右豎留有氣口。行書用筆特點:行書是介于楷、草間的一種書體,寫得比較放縱流動,近于草書的稱行草;寫得比較端正平穩(wěn),近于楷書的稱行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