楷書比較嚴(yán)謹(jǐn),難寫,注意的小細節(jié)問題比較多。特別是在入,頓,收,提,按方面不毛匡,認(rèn)真把握,方能方園,正楷書,一但入門比其它書體好寫,象行,草講的是變化和放縱,楷書講的是方正,只要把字寫正,加上超脫的用筆枝巧,把字處理的活潑,生動,韻味精神就行了。

這是書法者常用的謙詞,意為“請某某先生或女士給予指正”的意思。與其相進的詞還有請某某“教正、斧正、正腕”等。這既表達了對受贈者的尊重、也表現(xiàn)了書法者的謙恭態(tài)度?!皟烧蓖ǔJ侵刚垖Ψ綄ψ约簩懙脑娢?、書法兩個方面都給以指正。在書法落款中,“某某先生兩正”通常是一種謙辭,表示請求對方對所寫的書法作品進行指正和修改,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。

書法中正、草、隸、篆的合稱為“四體”.中國書法習(xí)慣上分為正、草、隸、篆四體.正書不僅指楷書,還指魏碑.草書則包括章草,今草,狂草,行書.隸書的草化稱為章草.楷書的草化稱為今草(小草).以唐代孫過庭的《書譜》為之代表.在今草的基礎(chǔ)上將點畫連綿書寫,筆勢相連而圓轉(zhuǎn),字形狂放多變,這樣的字體稱為狂草(大草).以張旭、懷素等為代表.介于草正之間的則是行書(后單獨成為行書字體).隸書產(chǎn)生于秦末漢初,

正書一般之楷書、隸書、魏碑,以及小篆。王羲之的路??瑫拇蠹?唐代顏真卿、柳公權(quán)、歐陽洵、元趙孟?#92;。一是:書學(xué)在唐代為鼎盛時期,凡及楷書,言必稱虞、歐、褚、顏。顏真卿即是其中最富革新精神的大書家。顏真卿(709785),字清臣,京兆萬年(今陜西西安)人。他出身名門,是著名學(xué)者顏師古的五世孫。顏真卿為人篤實鯁直,向以義烈聞名于官場,曾為四朝元老,宦海浮沉,不以為意,后奉命招撫謀反的淮西節(jié)度使李希烈,為李所殺。
由于他能兼取百家,自如取舍,留下大量書帖足可見其功力。史學(xué)家范文瀾在著述中每及于唐書,皆稱“盛唐的顏真卿,才是唐朝新書體的創(chuàng)造者”,顏的楷書,反映出一種盛世風(fēng)貌,氣字軒昂;而他的行草,使宋代米芾也心儀斯書,原因是那些書帖往往是在極度悲憤的心境中走筆疾書的,讀者可從本文中領(lǐng)略個中滋味。情溶于藝,藝才生魂,歷史上大凡優(yōu)秀的藝術(shù),均不違背此一準(zhǔn)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