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邀請朋友們來討論一下兩個漢字的標準寫法,第一個,那個演化的化字,我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,圖一印的那個化字那里邊那一撇是不出頭的,但是我們現(xiàn)在漢字的標準寫法應該是一撇它得出頭。帶著這個疑問,查了有關(guān)資料,居然在一本日語教材上找到了,它這個上面有出頭和不出頭的兩種寫法,而且下面還有一個專門的注解,但是誰能懂得這是啥意思,我覺得不正常。

來字的行書寫法如下:一般寫法,第一筆是連帶著的,橫折橫折橫,第二筆豎鉤,第三第四筆,撇和捺。行草的話,第一筆是一橫,第二筆是豎鉤向左連上去交疊在這一豎上,橫折橫折橫折。釋義:1、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,與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對:~回。~往。過~。歸~?!櫲パ啵ㄓ鱽砘剡w徙,不能在一地常??;亦喻書信來往)。2、從過去到現(xiàn)在:從~。

3、現(xiàn)在以后,未到的時間:~年。將~。~日方長。4、用在數(shù)詞或數(shù)量詞后面,表示約略估計:二百~頭豬。5、做某個動作:胡~。造句:否極泰來[pǐjítàilái]:虧你真心耐,志誠捱,小姐的心回意轉(zhuǎn),張生你否極泰來。信手拈來[xìnshǒuniānlái]:前身子美只君是,信手拈來俱天成。卷土重來[juǎntǔchónglái]:江東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來未可知。

來的書法寫法如下:楷書:上面的短橫起筆要尖起筆,向右上方傾斜,下面的兩個點要在橫筆下方,左右不要超出橫筆兩端,下面的橫筆起筆偏左,橫筆要長,要飽滿,向上凸,與上面橫筆平行,轉(zhuǎn)筆收筆。兩頭粗中間細,豎筆起筆要高在橫筆偏右,保持在兩個點的中間下來,要垂直,豎筆不要寫偏,橫筆和點都要圍著中豎來,這樣上面顯得很穩(wěn)。豎筆也是兩頭粗中間細。

撇寫的短出筆要穩(wěn),寫成鼠尾就顯得虛了不好看了。捺筆在十字右側(cè),向右下方傾斜,這個捺筆要要穩(wěn)重飽滿使得上下的空檔均勻。草書:①“來”字草書的筆順跟楷書和行書都不一樣,草書是先寫一橫,然后寫豎鉤,接下來連寫兩撇加一個反捺(長點),相當于繁體“來”字中的兩個小“人”簡化為一個短撇,最后的捺畫變?yōu)榉崔啵ㄩL點)。這里智永的墨跡本中顯示最后一筆寫成了一個長撇加一個反捺,這種寫法容易跟“木”字混淆,筆者建議大家最好寫成連續(xù)的兩撇加一個反捺。
3、來字的寫法來字主要有七畫,常見的楷書體寫法筆順依次為:橫、點、撇、橫、豎、撇、捺,具體書寫方式如下圖。如其他大多數(shù)漢字一樣,來字也是經(jīng)歷了很久的字體變遷才成為現(xiàn)在我們所看到的樣子,主要是經(jīng)歷了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、楷書等階段,具體各個過程的字形如下圖,來,一般常用讀音為lái,是生活中常用的字詞,意思很多,作名詞可表示過去和現(xiàn)在,作形容詞可表示某件事的發(fā)生,做動詞可放在另一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件事,還可做助詞,不過該用法常見于文言文或古人詩詞,現(xiàn)代不常用。